近日,
有网友爆料称
自己所在的科技公司老板
给大家安排了一款坐垫作为“福利”
只是没想到这不仅仅是款高科技的坐垫
居然还能监控员工行动
……
01
公司发的福利竟然是监控
据该网友描述:今年 11 月老板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张坐垫,说是高科技的智能办公设备。
据了解,这个垫子会感应人体的很多数据,心跳、呼吸、坐姿正不正确之类的,连到自己手机上就可以看。
起初,该网友和同事都觉得这个产品很实用,收获了公司所有员工的好评。
但之后的一天,HR过来询问她 “你为什么每天上午10:00到10:30都不在工位上?”
她发现自己的工作情况都会被上传到后台,也能被公司的HR看到。
原来,这个坐垫检测的数据,不只自己可以看,公司管理者也能随时查看。
本以为是公司体恤员工的福利,殊不知却成了监视“神器”,员工哪些时间段没有坐在椅子上,全被公司掌控在握。
事件快在网上引起了热议,对此,该公司回应称这个坐垫系公司内测产品,有助于预防常见的办公室职业病,并非所谓监控目的设计,更不具备相关功能。
02
时刻被监视的打工人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海量的数据和广泛的网络连接让每个人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对于这类事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公司是否有权收集员工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是否涉及个人隐私。
科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考验。
早在2018年,沃尔玛就为一项系统申请了专利,该系统使这家零售巨头能够倾听工人和顾客的声音,跟踪员工的“绩效指标”,并通过在结账线收听声音来确保员工高效,正确地执行工作。
2019年,亚马逊曾推出过用于追踪员工效率的AI系统。
亚马逊通过人工智能来追踪仓储物流系统里员工的工作效率,如果出现员工出现长时间上班没有进行工作的情况下,该人工智能会自动进行警告或者直接解雇。
在一年的时间内,仅一个地区的物流系统就有“数百名”员工被解雇。
去年12月,某车企开始在员工的工位安装人体红外传感器,从而“分析各部门的工位真实使用率和工作方式,判断未来工位数量需求”。
据上汽员工透露,上汽安亭基地办公室的员工座位下方最近被安装上了人体红外传感器,用来检测座位是否真实有人……
环卫工配发手表 原地停留20分钟就警报
2019年4月,在南京某区,环卫工人们在工作时,就“被戴”上了一款智能手表。
除了定位功能外,如果工人在原地停留休息20分钟以上,手表就会自动发出“加油”的提醒。对此,环卫公司回应:“只是一种管理手段,不作为考核依据。”
去年10月,某互联网公司被曝出“员工上厕所须计时”,一个隔间上方设有显示器,可实时显示单次使用时间……
后面根据这名网友晒出的图片,大家发现公司Logo和标语都直指快手。
快手公司回应:装厕所坑位计时器,只是为了测试如厕次数与时间增加坑位数量。
一举一动都在老板的掌控之中,这样的变相监控让不少打工人感到头皮发麻。
甚至有公司对上厕所次数多的员工进行罚款。
12月23日,有网友反映,位于东的某电器公司对员工上厕所进行罚款。
从网友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有4名员工因为多上2次厕所被罚款20元。
从工厂的角度出发,减少员工上厕所的次数也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但工厂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员工的生理问题。
如果员工身体不适,出现拉肚子或者其它情况,总不能憋着不去厕所。虽然打工人的生活本来就与苦为伴,但人有三急,上厕所不是想憋就憋得住的,总不能拉在裤子里吧?
关于上厕所扣钱的事,不是东莞这家公司的首创。
东莞时报报道,东莞黄江镇板湖友邦塑料五金电器制品厂的工人工资按计时领取,工厂规定,员工一个月上厕所的时间总计不能超过400分钟,一旦超过这个基数,就要被罚款,一分钟罚款一块。
深圳晚报报道,深圳一家印刷厂的员工去上厕所就会被扣工资,而且是根据员工上厕所次数、时长等扣钱,还有专人统计。
黒科技用在了监控企业员工方面,不知道是科技进步呢还是人类的悲哀。
当然,为了防止员工利用拉屎的时间变相偷懒。像网易这样的公司就采用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厕所装上了信号干扰器,这个方法可以说是很绝了。这样既不侵犯私隐,也能让员工正常如厕。
厕所里没有信号,每个人上厕所的时间变短了,真正需要上厕所的人不用再等得那么艰难,同时也相应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这样操作既不会得罪员工,也能够让员工们被迫在工作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03
上班时间没有隐私
公司希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无可厚非,但利用科技手段“监视”员工的举措是否合理有待商榷。长期制约员工的行为,也会让员工失去归宿感,无心专注工作。
人不是机器,一切行为都暴露在监控下,非但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可能引起其生理反感和心理不适。上述做法或多或少都反映出某些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的偏差和实际操作上的欠妥。
应用高科技管理工具,要把握好度、切忌逾边越界,在追求效率和收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员工真实情绪和接受程度,避免因过度使用,制造“时时刻刻被监控”的压抑氛围,更要规避由此造成的员工隐私权、身体权、健康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利的受损。
暗中监控更不可取、监测过度也不可取,如果一个公司给不了员工充分的尊重和体谅,就算给的坐垫再高级,也只会让员工如坐针毡。
「互联网的一些事」聚焦互联网前沿资讯,行业爆料、小道消息、内幕挖掘,关注互联网热点事件!干货分享,提供各种产品文档、行业报告、设计素材免费下载。官方微信:imyixieshi
本文链接: https://www.yixieshi.com/147046.html (转载请保留)